老骥伏枥夕阳红 壮心不已育新苗------农学院关工委
发布时间: 2012-11-09   浏览次数: 237

 

各位领导、老师们:
    
大家好!
    
我代表农学院向大家汇报一下学院关工委这几年的工作,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。我汇报的题目是:老骥伏枥夕阳红 壮心不已育新苗
农学院现有离退休教职工31人,他们中既有曾经担任过学校主要领导的老干部、有曾获国家级奖励的老教授、老专家,也有为农大的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 职工。多年来,在学校党委的重视领导下,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和上级关于离退休工作的指示精神,全方位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,同时离退休老同志也发挥自身优 势,积极主动帮助学院做工作,尤其是在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考研、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成为广大同学的良师益友,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才人生导师,受到 了青年学生的爱戴和拥护。
一、老教师自觉发挥学识、阅历优势,热心做好新生入校教育工作
    
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每年报考我校的新生,对农学类专业不感兴趣、对农大的历史不甚了解,导致学生入学后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学习动力不足,学习效果 较差。我院的老教师们主动帮助学院加强新生入学教育,结合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,讲述农大悠久的办学历史、文化、专业发展、艰苦创业故事,用亲身经历和现身 说法,让学生了解农大,了解专业发展前景,增强学生的认同感,归属感。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李晴琪教授,一直担任农学院学生的人生导师,他独特的人生 经历和卓越的科研、教学成就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。他经常到学生的宿舍、教室和研究生学习室。跟学生谈人生,谈理想,谈追求,答疑解惑。李老师的博学、 坦诚、幽默、风趣,给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航向。同学们从他的经历中懂得了立志和奋斗的重要性。每一级的新生入校后,他都会给大家算笔帐,让同学们明白自 己上学花费了父母、国家多少钱,知恩才能图报,才能树立同学们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每一个日子。李晴琪老师还将自己和科 研团队创造矮孟牛的真实经历,录制成光盘《追求》,每次给学生入学教育前播放,使学生深受教育和鼓舞,很多学生感动的落泪。
    
杨景林教授担任农学系主任多年,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,曾经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,退休后一直担任学院关工委领导小组的组长。他每年多次深入学生 进行座谈交流指导。农学院优秀校友、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优秀干部崔学选的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,作为崔学选的老师,与崔学选有深厚友谊的杨景林主任在悲 痛之余,亲自撰写文章,介绍崔学选的先进事迹,并在齐鲁晚报和校报发表。新生入学后,他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,介绍崔学选同志的学习工作情况,号召同学们志 存高远,好好学习,不怕吃苦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为国家做更大贡献,他的报告情真意切,使同学们深受教育。
    
另外,孙兰珍、冷守慈、高荣岐等老师,利用一切机会关心学生的学习、生活和思想情况,经常提醒有关老师,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。
二、发挥老教师的专业优势,学术威望,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就业。
    
很多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,特别是在全国各地各部门有一大批优秀弟子,老教师通过牵线搭桥,积极联系会促成学生在企业、科研院所的及时就业。很多老教师在不同方面做出来很大贡献。
李晴琪老师由于严重的关节炎,使他走路非常困难,但他关心学生的热情不减,他经常打电话到学院团委询问学生的学习、生活和就业情况,对有困难同学他就邀请 到他家去,面对面交谈。与他交流的每一个同学的名字、家乡,包括家庭境况,他都记得一清二楚。每一位同学的需求,需要什么特殊的帮助,他一一记在心里。随 着就业形势的紧张,竞争的加剧,学校和学院对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,李晴祺教授对之也越来越操心。在我校每年举办的就业市场上,都能看到他的身影;同 时他坚持年年给毕业生作择业、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报告。近几年,随着考研学生的增多,每个过了分数线的同学都不一定能被录取。志愿调剂需要广泛的人际关系和 权威的人士推荐。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李晴祺教授。在同行中颇受敬重,有着五十多年教龄、三十多年当院系领导的经历,又有一颗滚烫的心,自然是同学们 寻找的最佳人选。在三、四月间研究生志愿调剂的日子里,李老师的家里就排起了队。这几年,由于严重的腿疼行动不方便,加上高度眼疾看东西已很困难的李老 师,就用电话与考研的同学联系,借用放大镜写推荐信,每年都发了几十封的推荐信和电子邮件,打数不清的电话,让很多同学得到了合适的调剂上研究生或者顺利 就业。李晴祺教授为学生所付出的心血,学校和学生都记在了心里,他曾荣获学校“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”和“招生就业工作特殊贡献奖”。在2010年学校首 届六个好评选中他当之无愧的被评为“好长辈”。2011年荣获优秀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员称号
    
为了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,使更多的学生及时、顺利就业,杨景林主任主动走访各地他熟悉的校友,搜集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状况,及时将信息反馈给 学院。胡昌浩、刘殿英等老师,退而不休,经常到学生中去,了解他们的学习、实验进展,交流学习心得,传授科研经验。他们把自己多年的上课、科研经验无私传 授给年轻老师,倾听广大学生的意见,及时把学生的需求反馈给上课老师。经常教育学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注重田间试验和劳动观察。学院及时采纳他们的建 议,改进教学培养方案,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,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,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。
    
多年来,农学院的学生工作在广大老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、帮助和亲自参与下,取得了骄人成绩。全院学生思想稳定,积极上进,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模范带 头作用。涌现出了多个全国先进班集体、先进个人,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等先进典型。学生的就业率、考研率和考研质量名列学校前茅,连年被评为学校招生就业工 作先进集体,在学校学生工作综合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。